彰显高校特色 维护民族团结
2014-07-03 09:56  

高校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国家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同时,各高校应站在政治的高度,切实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彰显高校教育特色,抵御国际反华势力与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对少数民族新生一代的思想渗透,维护高校民族团结、助推民族地区发展。

最近,国内主流媒体聚焦长沙理工大学大四学生阿迪力·买买提吐热(维族)、蒋金亚(汉族)、蒋春阳(汉族)用团结和友谊打造切糕传奇的故事。从手工作坊成长为有1200平方米厂房、有100余名员工的食品公司,三名维汉学子携手励志创业的事迹绝非偶然,凝聚了多年来长沙理工大学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心血。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笔者建议从思想、生活、就业等三大层次进行综合管理,把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坚持传递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工作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热爱国家、勇于创新、积极向上的时代青年共性。但由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学生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也容易受到社会、网络错误言论影响,尤其是容易成为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渗透、煽动的对象。高校在将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法制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的同时,应注重思想成长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工作,使得思想建设工作入脑入心,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注重抓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比如以建国六十五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三十周年等为契机,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深刻认识少数民族同胞在建国中的重要作用和我国民族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注重加强人文教育,加深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重要贡献的认识,提升其国家认同感。在国家热点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意见表达,共同捐款、捐物,在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加深民族感情。

通过励志教育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比如通过搭建励志教育专题网站、讲座、微博和微信群等宣传平台,搭建义工服务等励志教育实践平台,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营造不断进取的励志氛围。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发展工作,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便在他们中选取先进分子,全面打造、重点培养,一方面带动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民族地区培养政治可靠、视野开阔、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干部人才,提升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质量,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注重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教育管理者注意避免仅仅通过会议、文件和大规模座谈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需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中,通过与本人一对一交流、与相关师生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实际思想状况,将存在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提升思想宣传效率,结合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视频、流行语等元素,对各民族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政策等方面的思想宣传。注重树立少数民族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立自强、志存高远。

二、努力做好贴心人,开展帮扶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实际困难

注重开展生活帮扶。由于地域原因,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贫困生比例相对较高。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体系,根据其特点实施专项资助政策。建议国家适时设立少数民族专项奖学金,或者对新疆、西藏两个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率先实施减免学费政策,再逐步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学生推行。比如长沙理工大学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入学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假期返乡补助等经济帮扶措施,设立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奖(助)学金”、“西藏学生助学金”,反响很好。

注重开展心理帮扶。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容易出现焦虑、烦躁、自闭等各种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出于安全感需要形成小团体,与同学疏离甚至产生隔阂。高校需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服务,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他们与汉族学生交朋友,解决人际适应问题。对个别有适应障碍的学生,开展个体成长辅导帮助他们走出成长困惑。积极发挥校团委、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帮助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校园活动,予以关心但不区别对待,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加深各族学生的联系交流,发挥其特长才能,提升集体荣誉感,避免少数民族学生因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孤僻、内向行为。比如长沙理工大学2005级学生玉米提·帕日哈提(维族)发挥音乐特长,在校期间就组建乐队参加活动,并于2010年参加湖南卫视举办的《快乐男声》比赛,荣获全国第10名的好成绩。

三、坚持发展能力培养,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创业支持力度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是社会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直接要求,也是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战略需求。

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应该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让他们明确职业发展定位,养成自立合作、竞争创新的良好习惯。比如长沙理工大学学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全过程服务,量身定制就业方向和求职目标,同时支持每人不低于500元的就业交通补贴,效果很好。有意识地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增设交叉学科的课程、前沿探索性内容的课程,指导少数民族学生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研究和实践中去,适当引导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结合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面向市场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在校学生开展创业的成功经验,通过树立典型,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创业的校园文化。

应从国家层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创业予以更多政策扶持。 一是加强出台支持、吸收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和措施,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企事业单位。二是适当降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门槛条件,如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等级。三是开辟少数民族学生创业绿色通道,不对注册资金进行限制,在创业初期给予必要资金支持,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补贴和优惠力度。(赖明勇 民建湖南省委会主委、长沙理工大学校长)

(原标题:关于彰显高校特色维护民族团结助推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10 贵州医科大学党委统战部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建议试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