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战线倾情帮扶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纪实
2017-03-21 10:43  

爱洒山乡  情暖乌蒙

——全国统一战线倾情帮扶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纪实

 

北京—毕节,相距2300多公里,山水相隔,路途遥远。全国统一战线与毕节试验区,心手相牵,同心攻坚。

1988年6月9日,毕节试验区建立,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部署,全国统一战线对口帮扶毕节。29年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坚守“毕节试验区群众不脱贫、结对帮扶不脱钩”的承诺,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支持、参与试验区建设,为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

穷在山区有远亲

赫章县可乐乡丰收村原是贫困村,四面皆是光秃秃的山坡,长期缺乏产业支撑,村民们曾抱怨,辜负了“丰收”这个名字。

2004年,在全国统一战线的帮扶下,赫章县将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中国核桃之乡”。丰收村以此为契机,规划种植核桃,既得了国家的补贴,又绿化美化了环境,还让群众得到了实惠。13年来,丰收村累计种植核桃2300多亩、11000多株,核桃收入每年超过5000元的村民超过三分之一。

在全国统一战线的帮扶下,丰收村修建了“同心水窖”灌溉沟渠,建起了蔬菜大棚。如今,家家都有核桃,户户都种蔬菜。山上核桃成林,地里蔬菜连片,成了名副其实的“丰收村”。

一个个产业落地,更多的希望蓄势待发。全国统一战线正依托“百企帮百村”、“百校结对帮扶”等活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职能,不断创新帮扶毕节试验区的活动载体。

翻开毕节试验区的历史档案,有这样的文字记载:1988年6月,毕节试验区成立。在中央统战部倡导组织下,一个由各民主党派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帮扶毕节发展的智囊团——“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成立,负责指导毕节的改革试验与发展。先后召开60多场规划评审会、论证会、推进会,提出2600多条合理化建议。帮助毕节制定《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规划》、《毕节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40多个重大综合规划、专项规划。

29年来,专家组深入试验区厂矿、农村考察调研,认真为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规划论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先导性的发展战略和建议。每一个规划的制定与出台,都凝聚着全国统一战线知名专家的心血与智慧,确保了毕节试验区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行。

29年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有关领导以及专家顾问组不辞辛劳,来到毕节试验区,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为毕节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殚精竭虑。

专家们着眼激发基层活力,指导确立县、乡、村发展规划;着眼促进资源转化和发展特色经济,帮助制定专项规划;建议把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新时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帮助加强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到培训农民工、农业科技人才;从引资建设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到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改建贫困农户房屋;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到发展特色产业……试验区发展需要什么,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就关注、支持什么。

去年3月23日,中央统战部在毕节召开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暨多党合作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刮起了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浩荡东风。

一年来,各级统一战线帮扶协调牵动各类项目投入及社会投资145.3亿元,直接捐赠到位资金1.6亿元。截至目前,统一战线聚力毕节脱贫攻坚项目已完成帮扶167项,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达2.82亿元,2015年1541.76万元的18.26倍。培训教师、学生、医生、干部、农技人员等各类人才17294人次,免费实施白内障、脑瘫患儿、假肢安装等各类手术710例,1300多名群众实施免费义诊,开展学术报告、讲座等38场,协调对口帮扶学校39所,对口帮扶医院建设9个,对口帮扶乡镇、村37个。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为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心工程”惠民生

走进赫章县平山乡江南村,4000平方米的“同心”文化广场开阔大气,错落有致的北斗七星亭在千亩“同心”生态公园里交相辉映……2011年11月1日,江南村被列为毕节试验区9个“同心新村”建设示范点之一,这个昔日躲在深山里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开始了日新月异的“蜕变”。

威宁自治县九三中学,之前为草海镇五里岗中学,始建于1989年,从建校到2009年的20年间,全校仅有两小幢校舍,一幢为初中部,一幢为小学部。学校一无围墙,二无教师住房,更别说完备的教育教学设备了。2009年,这所不起眼的学校摇身一变,变成了威宁的一所“明星”学校,成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首选。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九三学社中央的倾情帮扶。

教育与卫生,一直是毕节的短板。教育不强,发展就没有内生动力,卫生不跟上,因病返贫就会加剧。去年以来,统一战线加大了为毕节补“短板”的力度,协调发达地区18所优质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试验区学校,为学校捐图书、教学用具;捐献大量的医疗器械、药品,免费实施白内障、儿童脑瘫手术257例,义诊群众10000余人次。

智力帮扶,为山区群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赫章县平山乡中寨村润德园山庄老板杨群感受很深,作为赫章县42名致富带头人之一,杨群被中央统战部安排到北京进行培训。“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是头脑‘风暴’。特别是到了北京怀柔一家农家乐参观后,才知道自己做的哪叫农家乐?只是简单的餐馆而已。”之后,杨群给服务员换上统一的服装,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在自己的100亩果园里种上牡丹,将果园和餐饮很好地结合起来,打造真正的农家乐,“这样游客来就有玩处了,不像以前吃完饭就走了。

“同心同德跟党走,同心同向奔小康,同心同行谋发展”。在七星关区梨树镇上小河村同心广场,这幅“同心”标语分外醒目。“同心工程”的实施,使曾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交通闭塞、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统一战线人士参与建设,形成了以“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为主要内容的“同心工程”品牌。

中央统战部重点实施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援建小水窖和集中供水工程、网校教育帮扶、新农村卫生室建设5个项目,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实施了70多个子项目,着力解决群众医疗卫生、人畜饮水、职业技术教育等困难。老百姓口袋更鼓了,居住环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这是“同心工程”在试验区实施后的真实写照。

中央统战部还帮助毕节试验区举办了3次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项目59个,涉及资金352.9亿元。民革中央帮助引进的百兴镇织造项目,民建中央引进的魔芋加工项目,民进中央引进的煤机制造及朗月大厦、开明同心大市场、核磁共振项目,农工党中央引进的贵州威门药业、“毕节农工同心中等技术学校”项目等正在建设中;民盟、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台盟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及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积极组织企业赴毕开展考察投资活动。

“同心工程”还推动了毕节生态建设。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协调推动“同心·生态建设”项目,投入36.94亿元,“中国3356”项目、“长防”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得以实施。毕节的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大地变绿了。

“九里黄河路穿岩,天晴下雨穿草鞋。天晴晒破坡脑顶,下雨剐去半匹岩。”26年前的大方县穿岩村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曾让穿岩村群众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苦苦挣扎。统一战线帮助引进资金600多万元,打造了“九驿生态园”。时下,生态园已百花争艳,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200多人次深入毕节考察指导工作,组织492批5390人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建设。毕节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同步小康梦越来越近。

多党合作结硕果

29年倾情帮扶,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现在的50.28%,生产总值从23.4亿元增加到162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6元增加到7770元。

“小水窖,同心建,统一战线来支援,人背马驮看不见,山乡处处涌清泉……”赫章县可乐乡的“同心水窖”边,老人用质朴的方言给3岁的孩童吟唱《同心颂》。一曲唱罢,老人感叹,以前缺水的日子里,“为了一担水,跑断两条腿。

2010年,由中央统战部牵头,统一战线筹集资金5000万元,给遭遇大旱的赫章县修建了近1.3万口小水窖。

乌蒙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这些被冠以“同心”的项目随处可见:赫章县的“同心水窖”、黔西县的“同心产业园区”、大方县的“同心助医工程”,织金县职业中学的“同心智力工程”……全国统一战线“同心工程”的实施,使大山深处的一个个小山村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从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与试验区干部群众同心奋斗,开创了多党合作共同推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先河。

毕节发展需要什么,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就关注、支持什么。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帮扶下,毕节试验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两大跨越。

中央统战部牵头推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贵州统一战线积极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奋斗、合力攻坚的“同心”实践历程,铸就了“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的“同心工程”品牌。

“以定点扶贫为途径,以智力支持为主线”,“以建言献策、协调联络为方式,项目推动为载体,”再到“坚持定点扶贫与定向扶贫并重,建言献策与办实事并重,各自行动与形成整体效益并重,”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

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毕节试验区跨越发展,形成了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毕节经验”。

29年的辛勤实践,尤其是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召开以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国家有关部委及全国各省区市、社会各界的帮助,让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1年以来,毕节市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63.7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28.2%提高到36.2%,统筹推进特色城镇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房41.13万户,建设贵州民居100万户,实施扶贫生态移民1.9万户。全市129个贫困乡镇实现省级减贫摘帽,284个贫困村按国家标准出列,新扶贫标准下减少贫困人口157万人。

一组组喜人的数据,一个个成功的案例,向关注毕节试验区的人们展示着勤奋与智慧,坚强与执着。29年来,统一战线及其广大成员与毕节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肩负起“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重要使命,紧紧围绕“三大主题”,数十年如一日携手扶持、全力帮助一个地区,倾注感情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帮扶范围之广,参与专家之多,前所未有。通过艰苦奋斗,毕节试验区成功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的困扰,走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

今天的毕节试验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以航空、铁路、高速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高铁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昔日闭塞的乌蒙山如今大进大出、畅通无阻。交通打开山门,发展日新月异,风车在高高的乌蒙山巅吞风吐电,地藏乌金的织纳煤田掀起了创新发展热潮……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29年的生动实践,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携手并肩,共克发展难题,探索科学发展的伟大壮举,开创了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探索之路,成为了发挥多党合作优势,努力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范例。

“毕节不脱贫,统一战线不脱钩;毕节脱了贫,统一战线不断线。”这是承诺,也是誓言。

(贵州统一战线宣传联席办  毕节市委统战部  贵州日报)

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10 贵州医科大学党委统战部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建议试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